-
倪晨翡:虚构的临界
我写过不少父亲母亲,不少家庭关系,以一个人子描摹和刻画、拆解与建立这些虚构的父母。
2025-04-17
-
关于记梦诗和旅行诗的创作谈
记梦诗 太阳东升西落,我们的日常千篇一律,起床、上班、开会、吃饭、回家,即使是周末,也无外乎固定的几类活动。
2025-04-15
-
《兼职儿女》创作谈:拿什么来爱你,我的妈妈
身为每日坐班的中年人,平日工作繁忙,我尽量每天给母亲打一个电话,作为平时不能在身边陪伴的弥补。
2025-04-13
-
邹谨忆:犹如执炬
小说作为戴着面具起舞的艺术,创作谈却要写作者公布面具之下的隐秘,这实在是一项相当具有考验性的工作。
2025-04-10
-
于一爽:鱼死了去哪儿
至少这两年,小孩一直是我创作中的一个元素,并不是为了进入母婴主题,而是在相当长的时间中,和小孩的关系构成了主要的人物关系,以及通过观察小孩带来一些感受。
2025-04-10
-
为消失而书——关于《清白之年》及其他
春节的喜庆气息还未褪尽,我们又把婆婆接回了武汉。
2025-04-08
-
应有孤心向明月
小说首先要有一个故事——有时要有很多故事,这点波兰女作家奥尔加·托卡尔丘克已经实践得很好。
2025-04-08
-
纪红建:行走与思辨让文学更加丰盈
这不仅仅只针对报告文学写作。
2025-04-08
-
栗鹿:聆听一些不被理解的声音
很高兴能跟大家分享《耳石、广场与巨轮》这篇小说的创作历程。
2025-04-08
-
翔虹:《鱼挪活》及创作谈
创作谈:为什么是地苏 近年来我在小说里出于本能地写地苏,拢共十来个中短篇,《鱼挪活》是其中之一。
2025-04-07
-
关于《八叔的“论语”》的几点说明
一、全篇十二节,前十一节写于2006—2008年之间。
2025-04-06
-
理解与共情——《理解万岁》创作谈
去年春天,我和同事到云南出差,采访了杜富国班长所在的扫雷排爆大队,之后,在清明节前去到麻栗坡县。
2025-04-06
-
《秋霞圃》:往事令人期待
2023年10月,我出版了一本园林纪实作品《丰德园》。
2025-04-06
-
石庆慧:一棵命运之树
《女人树》收录了我发表在《民族文学》《天津文学》《朔方》等刊物上的《女人树香》《被黄蜂追赶的人》《美丽人生》等10部中短篇小说,所涉小说多以黔东南苗侗山区为背景,书写时代背景下小人物内心的坚守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2025-04-02
-
汗漫:以南阳为起点
1 这些年,每次从上海回南阳过春节,我都要到北郊石桥镇的张衡墓走一趟。
2025-04-02
-
宋娃:我深知任何人都渴望被看见
作者的创作根基源于他的出生、经历和认知。
2025-04-01
-
为“平凡”奏乐——短篇小说《破阵曲》创作谈
这是一篇与我以往创作风格很不相同的小说。
2025-04-01
-
描绘故宫人的精神图谱
2010年,在“温故知新——两岸故宫重走南迁路”考察活动开启时,我对故宫文物南迁可以说还一无所知。
2025-03-31
-
陈萨日娜:对于文学和读者,我的信赖也在加深
《樱桃树下》这篇小说原发于《青年作家》二〇二五年第一期,但实际完成时间是在二〇二〇年。
2025-03-28
-
用天马行空的方式,写一个日常的故事
我不太擅长取书名。
2025-03-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