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姚馥兰、张爱玲与《不了情》
《不了情》海报 文华旧片的香港上映 1951年5月底,桑弧导演、张爱玲编剧的影片《不了情》在香港国泰戏院独家上映。
2025-03-18
-
邹汉明:探寻穆旦的文学人生
穆旦是谁? 我最初只知道他出生在天津,祖籍浙江海宁,本名查良铮,查家的良字辈。
2025-03-17
-
“学中之人”与“人大于学”——中国现代文学学人研究的必要、难度与可能
2024年是文学史家、中国现代文学学科的主要奠基人王瑶诞辰110周年。
2025-03-14
-
孙中山与“南陈北李”
一百多年前,孙中山在中国共产党人的帮助下改组国民党,重新解释了三民主义,确立了“联俄、联共、扶助农工”三大政策,实现了首次国共合作,开创了中国革命的新局面。
2025-03-13
-
鲁迅的北京:故乡?他乡?
鲁迅一生在多个中外城市生活过:绍兴、南京、东京、仙台、杭州、北京、厦门、广州和上海,还短暂去过西安、香港讲学。
2025-03-13
-
魔都“野猫”的百年“叫魂” ——从李金发到陈建华
海上文坛的两头“野猫” 这是一个被两条迟早相交的时间线逼出来的文学现象,它与“魔都情结”的纠缠是剪不断,理还乱。
2025-03-12
-
张全之:凛然师者——记我的老师魏绍馨先生
《风度与风骨:魏绍馨的学术人生》,张全之、向吉发编,河南人民出版社 我的硕士生导师魏绍馨教授今年89周岁了,按照山东民间习俗,祝寿按照虚岁来算,那今年就是九十大寿了,为此我们同门好友和部分曲阜师大的老师们商量着给魏老师做一个九秩寿庆,并围绕他的学术研究,召开一个座谈会。
2025-03-11
-
95年前,鲁迅在环龙里演讲
1929年6月,在上海的中共中央成立文化工作委员会,以潘汉年为负责人,统一领导革命文化工作。
2025-03-10
-
“娇娇这个好名词,决计我们不要“
编者按:近日,游鉴明《运动场内外:近代江南的女子体育(1895—1937)》由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
2025-03-07
-
方寸间的文学丰碑——《中国现代文学家》纪念邮票及邮品侧记
中国现代文学馆作为守护文学遗产、弘扬文化精神的国家级机构,始终肩负着传承与活化文学资源的重要使命。
2025-03-06
-
章培恒先生的内曜与心声
与《不京不海集》一样,《不京不海集续编》(以下简称《续编》)也是章培恒先生生前亲自编定,在编排上有所不同。
2025-03-06
-
“街头是我们的战场”:左翼诗歌中的感官经验与都市空间斗争
摘要: 20世纪20年代末至30年代初,上海的左翼文艺运动中一度出现了大量激进的斗争方式,左翼作家放下纸笔,走出书斋,以游行示威、飞行集会、散发传单等形式,切身参与到直接的街头抗争中。
2025-03-05
-
重读《呐喊》:灵魂四位与“受撄”的文学
原标题:《呐喊·自序》——灵魂四位与“受撄”的文学 导言 相比频繁出现的“梦”和“寂寞”,“灵魂”一词在《呐喊·自序》中只出现过三次,更未像前两者一样得到足够充分的关注和阐发。
2025-03-04
-
【温故】二月,十字街头的闹海
编者的话 二月,“哪吒”活跃在荧幕上。
2025-03-03
-
百年邹氏:笔端丰碑家国情
2月16日,邹家华同志在北京逝世,享年99岁。
2025-02-28
-
成仿吾·甘人·李初梨: 重勘“革命文学论争”的发端
引言:谁打响了“革命文学论争”的第一枪 1928年“革命文学论争”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中的一个标志性事件,这次论争的焦点、规模、持续的时间、论争主体的多样性等较历次文学论争都无出其右。
2025-02-27
-
茅盾《子夜》手稿档案解密
出生于浙江乌镇的茅盾先生是中国新文学的奠基人之一,《子夜》是他的代表作,这是一部具有深刻思想内涵的文学巨著,文学史上赫赫有名,但在读者的文学桌面上,《子夜》的封面似乎已结上蛛网。
2025-02-26
-
齐白石初至北京的73天
1902年秋,齐白石随夏午诒到西安,教夏的如夫人姚无双学画。
2025-02-25
-
黄永玉先生二三事
黄永玉在梧桐叶上写诗 2011年11月下旬的一天,黄永玉先生在女儿黄黑妮及人民日报文艺部编辑李辉的陪同下,到绍兴、杭州游览。
2025-02-24
-
文献学:中国现代文学研究的第三路径
发掘与整理文献,近年来这一工作越来越受到中国现代文学研究者的重视。
2025-02-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