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农事书写中重审乡村伦理 ——评陶丽群《插秧季》农事书写模式及其意义
由鲁迅所开启的中国现代乡土小说,经过百年发展形成了相当成熟的叙事模式和美学经验。
2025-03-11
-
“罗生门”的语言迷宫和“聊斋志异”的鬼魅世界――谈小说的视角与人称:有神有人
● 摘 要 小说的视角与叙事人称密不可分,二者的结合决定了小说叙事的视角宽窄和深浅甚至文体的特点。
2025-03-11
-
后发制人的学院派小说——读格非《望春风》
一 格非原名刘勇,是当代小说家中的“学院派”。
2025-03-11
-
回来的决心——读肖睿《暖阳和他的花雕马》
新春之际,大多数中国人再次经历了返乡又出乡的过程,在今日这样一个高流动性的世界中,“故乡”似乎不再是层峦叠嶂经年行旅之后的终点,而是一座轻易抵达的站台。
2025-03-11
-
消失的野性——读索南才让中篇小说《姐妹花商店》
我因某种原因,最近又重读《姐妹花商店》,这是索南才让“商店系列”中的一篇,首发在《收获》杂志2024年第2期。
2025-03-11
-
在弥勒,谁窃走了佛祖的心?——从骆平小说《在弥勒》说开去
在“身份社会”中,可能没有哪一个群体,像知识分子一样,地位起伏不定,形象诡谲多变,有时充当着忠肝义胆的时代砥柱,有时又扮演着尔虞我诈的跳梁小丑。
2025-03-10
-
王蒙·耄耋顽童·《霞满天》——用“评点”法写的一篇小说评论
《霞满天》故事提要 王蒙的中篇小说《霞满天》是一“奇葩”,讲的是“前所未有的奇葩故事”[1]。
2025-03-10
-
舞台感、荒诞风与悬疑小说的一种读法——读余静如《客厅里的阿芙洛狄忒》
罗马宫殿风格的装修、夸张又无用的廊柱、几幅仿制的中世纪油画、放在客厅中央的浴池、装修到一半的房子、一家人围坐在古典式样红木圆桌旁吃饭……余静如的新作《客厅里的阿芙洛狄忒》中最重要的故事发生空间,不再是以往诸如男女朋友合租的出租屋(《妙尔》)、或者是母女共处的家宅(《夜班》)等现实感比较强的日常生活空间,而更多具有着某种舞台感和荒诞意味,比如白色的罗马式廊柱搭配中国红木圆桌本身就构成了一种怪异的色彩和美学组合。
2025-03-10
-
凡睹人家男女、大地林沼,总是境——评贾梦玮《往日情感》
金陵才子贾梦玮新著《往日情感》,一本属于冬天的书,也是一本讲述往日情怀的怀旧之书。
2025-03-10
-
平行时空的可能与暗经验——关于李宏伟小说
平行时空是否存在?这是我们常常想到的问题。
2025-03-10
-
珍惜“微末而珍贵的诗情”——读付秀莹《旅途》
1935年,作家丰子恺写下了他的代表作之一《车厢社会》。
2025-03-10
-
曹霞:青年写作与流动的现代性
作为一个“与时俱进”的论题,青年写作的所指与边界必然面对着自我的更新迭代。
2025-03-10
-
绿漾新乡村——读张同《嫁接草木的人》
一个人、两个人、一群人,一个场景、两个场景、多个场景,这些元素看似零散地分布在一部作品里,然而当合上书本,却能让人分明感受到其中意蕴深远、回味无穷。
2025-03-10
-
188体育官方ios集《起风》:直面此刻与自身
朱强的188体育官方ios集《起风》融合了日常生活中鲜活的、具象的、记忆的、身体的、灵魂的、呈现时光鳞片状的诸多面相,于日常之中展现出非凡之处。
2025-03-10
-
“审父”与“寻父”——评周荣池《父恩》
如果不是知晓作者的家乡背景,单凭字里行间的气息评判,我会错以为《父恩》是关于西北某个平原而非里下河平原的文本。
2025-03-10
-
百年前烟火漫卷,南迁路家国情怀
文物南迁路上,有哪些不为人知的故事?山河板荡之时,又有哪些曲折迂回的心路?作家祝勇首部长篇小说《国宝》以诗意的笔触和学术的严谨讲述一个家族文物南迁的悲欢故事,于烟火漫卷的民间立场展现近代中国的宏大叙事。
2025-03-10
-
【聚焦】大学教育中的中国当代文学
主持人:李杨(《扬子江文学评论》编辑) 在我读本科的四年里,中国当代文学课程,普遍最受中文系学生欢迎,收藏当代文学读本的文艺阅览室,也堪称大学图书馆最火爆的存在。
2025-03-10
-
以文学为例的跨文化阐释
《跨文化艺术美学》中关于“美学译名”的考辨,无疑是近年来中国美学界最具学术价值的话题之一。
2025-03-10
-
细说当代乡土小说之美
乡土文学作为中国现当代文学的重要构成部分,是乡土中国发展历程积淀凝炼的丰富史诗,也是伴随着乡村社会现代转型应运而生的乡土书写。
2025-03-10
-
走入徐则臣的文学世界
《到世界去:徐则臣小说及其时代》,李徽昭著,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出版,49.00元 徐则臣因卓越出色的创作实绩被誉为“70后作家的光荣”,而面对这样一位极具标志性意义的作家,目前学界对他的研究,也呈现出了不断深化与细化的趋势,如江苏师范大学徐则臣研究中心的成立、《徐 则 臣 创作 年 表(1999—2021)》(樊迎春整理)以及《徐则臣文学创作年谱(1978—2021)》(姜桂香整理)的相继发表等。
2025-03-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