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路遥的家乡情结
路遥对家乡的感情很深,深到无法形容的程度,表现在生活中的各个方面。
2025-01-24
-
束沛德:在当代文坛跑龙套——我的小传
九一八事变前夜,1931年8月我出生在江南沪宁线上一个县城里。
2025-01-23
-
“世界”的邮戳:晚清手绘明信片
亲爱的女士,我给你寄了一些中国明信片,完全是以前从未见过的。
2025-01-23
-
宋广波:我与《胡适年谱长编》二十五年
我涉足胡适研究,始于1997年,得缘于拟投考耿云志先生博士生之一念。
2025-01-23
-
施肇基与清末历史上的一件国际大案
施肇基 一 伊藤博文作为日本近代杰出的政治家,是日本明治维新最主要的元老之一,被称为明治宪法之父。
2025-01-23
-
沈尹默与白蕉的第一次会面
厚厚的一册《白蕉诗词集》(王浩州编),新年的第一个工作日就出现在我的办公桌上,真是令人欣喜。
2025-01-23
-
方竹:舒芜谈台静农研究
二十世纪七十年代,江苏淮安青年徐鼎铭与一女子相恋结婚,得知夫人的舅舅是鲁迅的学生——台湾大学教授台静农,他开始几十年如一日地搜集台静农的一切资料信息,与海峡两岸及香港、澳门台静农的同事、友人、学生通信。
2025-01-22
-
曦社三友:蹇先艾、朱大枏、李健吾
1922年11月,北师大附中二年级学生蹇先艾、朱大枏、李健吾等发起成立文学社团——曦社。
2025-01-22
-
燃烧的火焰——纪念艾明之诞辰一百周年
早些年,常在旧书店淘到署名“艾明之”的书籍,如民国版《雾城秋》《饥饿的时候》,新中国成立后出版的小说《竞赛》《不疲倦的斗争》,电影剧本《伟大的起点》《幸福》《护士日记》等,面对这摞旧著,我想,一位创作成就如此突出的作家,怎么无声无息了呢?带着这个疑问,经多方查找询问,我终于叩开了位于永嘉路上艾明之先生的家门。
2025-01-22
-
一个浪费了的文学天才
一 1934年春,正在浦东中学任教的章铁民,从4月5日出刊的《人间世》创刊号上,读到周作人五十自寿诗,以及沈尹默、刘半农、林语堂三人的《和岂明先生五秩自寿诗原韵》诗。
2025-01-21
-
从施蛰存“年谱初编”到“年谱”
一 1990年代前期,李子云与柯灵夫妇每月都在复兴中路瑞金路口的一爿小饭馆午餐,有道点心“飞饼”,颇得柯灵夫妇青睐。
2025-01-21
-
西南联大87年:在回望中景仰
2000年8月,张曼菱将费孝通、宗璞、梅祖彦(梅贻琦之子)、闻立雕(闻一多之子)等一批西南联大师生及家属请到昆明,请他们一一确认了当年生活的旧址。
2025-01-21
-
日记中的曹诚英
曹诚英为人熟知,多半因其与胡适有情人终不成眷属的恋情。
2025-01-20
-
名作家笔下的人力车夫
以前从小县城到大都市,都有一种简陋的载人交通工具——人力车,也称黄包车、洋车。
2025-01-20
-
《宋诗选讲》是最好的宋诗读本吗?
书评人刘铮先生曾于2013年12月15日在《上海书评》发表文章《最好的宋诗读本》(后收入《既有集》,上海文艺出版社2020年版,题为《陈寥士的诗话与诗论》,以下简称“刘文”)。
2025-01-20
-
戈麦:那么深刻,那么天真
2024年12月,93岁的谢冕教授在第41届“青春诗会”发布会上呼吁,青年诗人“不要一开始就写得很成熟”,“不要一下子追求深刻”,要回到诗歌自然纯粹的状态,“天真一些,幼稚一些”,“展现你自己的感受”。
2025-01-20
-
陶庆梅:郭宝昌的“游戏”
一、“游戏”的来历 郭宝昌这名字,十年前都是高山仰止。
2025-01-17
-
吴思敬:深情怀念骆寒超
得知骆寒超先生于2024年12月28日因病逝世的消息,惊骇不已。
2025-01-17
-
“中国的病证”与“我活在人间”——鲁迅1925年的“发热”与文学
1925年9月23日起,鲁迅经历了长达105天的头痛发热,由此带来的肉体病痛和生命危机感影响深远:其作品内外充满“热”“冷”表达,有热到发冷的的杂文,有外冷而内热的188体育官方ios诗,也有《往星中》《走向十字街头》《艺术的表现》《从艺术到社会改造》等讨论天人苦乐、“灵与肉”交争的译文,透视“在人间”“两个世界”“象牙之塔”“文学与社会”等关系中的两极对峙。
2025-01-16
-
花开满庭芳——记《花城》《随笔》杂志创办前后
1981年,《花城》编辑与作家合影 一 二十世纪八十年代,是一个充满想象和期待的年代。
2025-0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