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登录 投稿

中国作家协会主管

  • 读战时名家日记 思和平幸福来之不易

      上海中央书店印行(1935年) 一次偶然的机会,我收藏到一本1935年出版的新编文学读本《现代创作日记选》(上海中央书店印行)。

    2025-02-14

  • 在“形象”或“概念”外,言说秦的肌骨表理

      2025年《钟山》杂志第一期,推出作家、学者李洁非的专栏“识秦录”,对于这个我们看似并不陌生的朝代,他暂抛旧念、由“识”入手、重新看秦。

    2025-02-14

  • 丰子恺的数学缘

      丰子恺《明日的讲义》描绘了刘薰宇备课的情景 丰子恺多才多艺,他是漫画家,也是188体育官方ios家、艺术教育家、翻译家。

    2025-02-14

  • 王军:《雪后》别记

      《雪后》手稿首页、末页 中国现代文学馆馆藏 一 “几年来,常是怀念着北方。

    2025-02-14

  • 施蛰存与陈慧华

      施蛰存(1905-2003) 今年是中国现代作家、文学翻译家、古典文学学者、华东师范大学教授施蛰存诞辰一百二十周年。

    2025-02-13

  • 高秀芹:师生三人的“花事”

      《花事》源于一场跟谢冕先生的饭局。

    2025-02-13

  • 姜德明藏书章小识

      姜德明藏书章 2024年年末中国书店举办姜德明藏书专场拍卖会,姜德明的新文学版本、期刊、古籍收藏是继唐弢后最重要的一家,世人借此机缘一睹其藏书精华。

    2025-02-13

  • 到浦口去——纪念朱自清《背影》发表100周年

      1917年,世界上有三件大事与我有关。

    2025-02-11

  • 虞云国:五十年前的海上书事

      20世纪80年代的上海南京路新华书店 上海旧书店的老照片 上海图书公司迎来了成立七十周年的纪念,命我写篇小文章为其古稀之庆祝寿。

    2025-02-11

  • 盛宣怀与汉冶萍公司的技术引进

      工业革命以来,作为先进生产力的代表,钢铁工业成为世界工业文明的标志性产业之一。

    2025-02-11

  • 悠远的影响,恒久的事业

      鲁迅译《毁灭》手稿 上海鲁迅纪念馆 藏 鲁迅肖像 汤小明 作 1909年鲁迅和周作人合译出版的《域外小说集》称得上是翻译文学史上的里程碑。

    2025-02-10

  • 叶稚珊:很想邓老师

      1950年回国途中,同船9位同学到俞惟乐父母家做客,前左起:俞惟麟(俞惟乐小弟)、俞惟忠(俞惟乐大弟)、潘守鲁、侯祥麟、朱昂、黄星圻、俞惟荣(俞惟乐哥哥)、俞仲葵(俞惟乐父亲);后左起:黄夫人郭开兰、邓婉嫭、佘夫人(佘守宪太太)、程太太、方梅来(俞惟乐母亲)、俞惟乐 中学时代的叶稚珊 邓老师给作者叶稚珊的信 前不久叶嘉莹先生去世,使我再次想起邓老师。

    2025-02-10

  • 杨绛的习字

      在清华博物馆钱绍武的展览上看到一封钱先生写给杨绛的短信,信是这样的: 杨绛婶子: 学昭带来了您最近的书法,写得纯朴温厚又有内力,看了非常高兴,写在行间的小字也端庄亲切。

    2025-02-10

  • 龚继先:不忘叶浅予先生的教导

      叶浅予先生1947年到国立北平艺术专科学校(中央美术学院的前身)任教,1954年开始担任中央美术学院中国画系主任,在中央美术学院工作了四十多年。

    2025-02-08

  • 朱自清的三个站点

      一 近些年,我去过朱自清的三处故居,按时序之远近,地点分别为温州、上虞和扬州。

    2025-02-08

  • 朝戈金:我的姨父亦邻真

      我的姨父林沉,在史学界,大家更多称呼他亦邻真(笔名)。

    2025-02-07

  • 周立民:插画中的旧书情调

      近日京中藏书大家姜德明先生旧藏拍卖,激起不少涟漪。

    2025-02-07

  • 陈子善:几则百年前的日记

      今年2025年,不妨追溯一下一百年前元旦的文人文事,就以周氏兄弟和钱玄同为例,因为这三位“五四”新文学健将都留下了当年的日记可供检索。

    2025-02-06

  • “我自己最亲爱的朋友”——巴金《旅途通讯》及其他

      巴金的文字平白如话,早年,感情澎湃,中年以后,逐渐节制。

    2025-02-06

  • 陈福康:“年谱长编”的“长编”是什么意思?

      “长编”本是有逊于正式专著、有待于继续提炼的初稿。

    2025-02-06

上一页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下一页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