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眼高手低”与“小步快走”
章培恒先生画像 《洪昇年谱》及上海古籍出版社1964年收稿证明 章培恒先生《不京不海集续编》所收《洪昇年谱》和其他论文篇目,基本为章先生生前所确定。
2025-02-28
-
“让她到大地上去” ——忆恩师韦君宜
1992年,作者探望韦君宜(左) 将毕业了。
2025-02-28
-
百年邹氏:笔端丰碑家国情
2月16日,邹家华同志在北京逝世,享年99岁。
2025-02-28
-
半部《老残游记》的传奇
晚清四大谴责小说中,个人尤喜《老残游记》,不足18万字的篇幅(残缺不全),比之动辄四十余万字乃至百万字上下的另三部小说,不啻为最精简的一本。
2025-02-28
-
《偶成》其实并非偶成——鲁迅作《偶成》前后事
鲁迅的杂文,多针对时人、时事、时闻。
2025-02-28
-
“文学馆1985”:中国现代文学馆“创业史”(一)初创期
1985年1月5日,在中国作家协会第四次代表大会上,中国现代文学馆宣告成立。
2025-02-27
-
王风:“五四”与“新文化”
“五四新文化”合称,其固定化虽晚到抗战前夕,但于今也可算是由来已久,而多已连用不可分别。
2025-02-27
-
成仿吾·甘人·李初梨: 重勘“革命文学论争”的发端
引言:谁打响了“革命文学论争”的第一枪 1928年“革命文学论争”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中的一个标志性事件,这次论争的焦点、规模、持续的时间、论争主体的多样性等较历次文学论争都无出其右。
2025-02-27
-
闻一多诗集《红烛》出版始末
青年时期的闻一多 《红烛》是闻一多公开出版的第一本诗集。
2025-02-27
-
以“生活”重塑“启蒙”
摘要:1943年,陈家康、乔冠华、胡绳、茅盾在重庆集中发表了几篇以重树“生活态度”为核心的文章,以反思战时作家生活态度为契机重塑“新文化”运动,使重塑本身成为革命话语建构的一部分。
2025-02-26
-
一只皮箱 万里南渡
皮箱侧面局部放大可见“BAGGAGE LABEL”,“由”(from)和“青岛”(TSINGTAO)字迹 皮箱正面局部放大可见“朱自清衣箱 到北平 清华园”毛笔手迹 朱自清衣箱(中国现代文学馆藏) 1996年11月25日,中国现代文学馆芍药居新址举行隆重的奠基仪式。
2025-02-26
-
齐白石初至北京的73天
1902年秋,齐白石随夏午诒到西安,教夏的如夫人姚无双学画。
2025-02-25
-
“写进”《围城》的数学系主任
1929年夏,钱锺书从无锡辅仁中学高中毕业,报考清华大学,国文和英文成绩特优,而数学只考了15分。
2025-02-25
-
王瑶与王元化的学术友谊
王瑶和王元化都是20世纪中国学术史上的重要人物。
2025-02-25
-
黄永玉先生二三事
黄永玉在梧桐叶上写诗 2011年11月下旬的一天,黄永玉先生在女儿黄黑妮及人民日报文艺部编辑李辉的陪同下,到绍兴、杭州游览。
2025-02-24
-
太阳下的风景中的黄永玉
曩日与友人闲聚,席间侯磊贤弟忽持《太阳下的风景》一册见赠,顿觉触手温润、书香扑鼻,感激之情自是无可言表。
2025-02-21
-
DeepSeek会梦见《管锥编》吗?
春节期间,我在书柜里重新翻出了钱锺书的小说代表作《围城》。
2025-02-21
-
丰子恺那样的父亲
闲暇时,总要有几本心仪的“枕边书”陪着度过,丰子恺的188体育官方ios便是不错的选择。
2025-02-20
-
辑佚与记忆:故纸堆中发现王逊
2025年适逢中国美术史学奠基人王逊诞辰110周年,清华大学艺术博物馆推出“为了趋向美玉的艺术——纪念王逊诞辰110周年史料辑佚展”。
2025-02-20
-
《徐志摩全集》误置和遗漏的致李祖韩信
商务印书馆2019年版《徐志摩全集》书信卷新增一通《致李祖韩》,编者标注辑自2008年的拍卖图录,写作时间待考,全文如下: 册页十五叶敬乞便启祖韩兄收 志摩拜干 对照手迹原图,“敬乞便启”应作“敬乞便致”。
2025-02-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