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文学》“新浪潮”作家观察
《人民文学》“新浪潮”作家观察
专题简介

《人民文学》“新浪潮”栏目自开设以来已有二十多年的历史,现已成为杂志的品牌之一。此栏目的作者均系首次在《人民文学》发表作品。今年,中国作家网继续与《人民文学》杂志共同推出“新浪潮”作家观察专题,作家访谈和相关视频在中国作家网网站和各新媒体平台、《人民文学》杂志各媒体平台推出。继第一期12位作家朱婧、江汀、李晁、羌人六、栗鹿、沙冒智化、杨知寒、康岩、三三、蒋在、杜梨、焦典和第二期12位作家七堇年、龚万莹、朱强、李知展、何荣、王姝蕲、傅炜如、叶燕兰、李唐、杨天天、康雪、吴清缘之后,自即日起,我们将推出第三期12位作家:崔君、渡澜、陈萨日娜、孙孟媛、刘康、周于旸、陈小手、路魆、夏立楠、庄凌、马林霄萝、丁甲,敬请关注。

崔君:为阴影铺上一层温热

崔君:为阴影铺上一层温热

《人民文学》2024年第9期|崔君:在小山的阴影中

开门时,送信人消失在坡道的转弯处,狗追上去,很快回来了。草地的一片积雪化为冰晶,阳光下闪着星星点点的光,摩托车的声响从小丘的边缘冒上来。台阶上,风带来薄脆的叶片,用不了多久,青苔会重新漫上去。信箱在大门的窄檐下,山林的阴潮侵入锁头深处。隋敏将钥匙插到底,再往回带两三毫米,向左侧稍微用力,几下便能对付锈迹的干涩。杂乱的报刊中,掉出几封信来。[详细]

渡澜:当你想起我时,将“会心一笑”

渡澜:当你想起我时,将“会心一笑”

《人民文学》2024年第9期|渡澜:接生

无精打采的椰树林中人们来来回回地穿梭着,这些人里,唯有一人免受日常杂物的干扰,她就是阿黛姑娘,今天她姐姐要生孩子,她端着一个果盘。她从花丛里走来,她把那些青青的小白菜都采了。接生婆是个男人,他跟在她身后,他那馒头般又肥又美的脸让她移不开眼……[详细]

刘康:诗是诗人自我对话的加密文本

刘康:诗是诗人自我对话的加密文本

《人民文学》2023年第11期|刘康:明月颂

阁中记 从海边归来,我寓居在山间的一座阁楼 每晚夜深,月光就会透过木屋的缝隙 落在我脸庞、手臂、脚踝……那些被 海水浸泡过的地方。[详细]

孙孟媛:找点甜的东西,像蚂蚁一样背着往前爬

孙孟媛:找点甜的东西,像蚂蚁一样背着往前爬

《人民文学》2024年第9期|孙孟媛:蚂蚁爬行

这是她第三次飞去新加坡找他,不同于先前两次,这次有拿她的人生赌一把的意思。她向空乘小姐要了一杯威士忌,以此放松神经,眯一会儿,至少保证在樟宜机场见到他的时候状态不会太差。长期的异国恋,让她对他们的每一次见面,都如同热恋时一样满怀期待。[详细]

陈萨日娜:写小说是我哄自己玩的一种手段

陈萨日娜:写小说是我哄自己玩的一种手段

《人民文学》2024年第10期|陈萨日娜:在承天寺

白衬衫肥,黑西服瘦,里里外外没一件合身。对讲机基本是个摆设,从早到晚里头没有动静。观众倒是不少,海浪似的一拨接一拨。我五指并拢,手臂三十度伸开,背贴墙面围着展厅遛圈,一遍遍重复“您好,请站到警戒线外”。 以前在一个小组的同事问:“到底什么是联展?” 我点上颗烟说:“我分析就是文物开会,你家出两样儿,我家出两样儿,凑一屋子,相互欣赏。”[详细]

周于旸: 写作是一种积极的痛苦

周于旸: 写作是一种积极的痛苦

《人民文学》2023年第6期|周于旸:招摇过海

太平洋上有一座荒岛,荒岛没有名字,岛上的人某次出海之前,先朝海里扔了个瓶子。瓶子浮在海面上,随海风盘旋,沿波浪前行。岛民修庙祈福,庙中竖起石像,一只巨手朝天握拳,手指粗如树干,手里握着玻璃瓶。岛民每日祭拜,行献礼,唱望燎。七年之后,瓶子被大海另一边的渔民捡到。这个渔民是我的舅舅曾传裕,当时他在东海捕捞到一条大鱼,身长十米,重达千斤……[详细]

陈小手:造一座真实的海市蜃楼

陈小手:造一座真实的海市蜃楼

《人民文学》2024年第8期|陈小手:夜神的礼物

暖气停了以后,来了三次春寒,气温时常翻跟头,还来了两次沙尘暴,一拍胳膊一拍腿,腾一团土。即便如此,慧慧还是每晚下楼跳绳,我也得去……[详细]

路魆:潜藏于南方丛林的孢子,始终怀着“出走”的欲望

路魆:潜藏于南方丛林的孢子,始终怀着“出走”的欲望

《人民文学》2023年第2期|路魆:磐石与云烟

不怕承认,买双色球五年来,我连五块钱也没中过。工作固定,不愁温饱,没有赌徒心理,买福利彩票纯粹是为了体验2种颜色和7个数字随机组合带来的隐秘乐趣……[详细]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