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莫砺锋:故人生死各千秋——《师友记》自序
人生在世,除了家人外,最亲密的人首推师友。
2025-04-18
-
万象更新滑稽戏
“地方戏改革的前途远大……在人民的上海,观众的进步是不容忽视的,只有更好地学习政治,提高文化,才能更有效地为人民服务。
2025-04-18
-
探寻钱玄同日记里的文学踪迹
钱玄同是五四时期重要的新文学活动家和杂文作家,也是现代中国著名的教育家、思想家和文字音韵学家。
2025-04-18
-
“文学新星丛书”:孵出了这么多作家
1984年7月号《上海文学》,发表了阿城的小说《棋王》,轰动一时。
2025-04-18
-
张謇家书中的家教
望子成龙是每一位家长的心愿,张謇不仅是晚清状元,更是中国近代著名的政治家、实业家,而且中年得子,倍加疼爱,但并不溺爱,而是非常注重教育方法。
2025-04-18
-
他曾与赵一曼共同战斗
元旦倏忽而过,蛇年春节临近。
2025-04-17
-
骆玉明:《书中人世》——写在前面
这是一个序跋文的集子。
2025-04-17
-
马识途:未竟的“问途”
在当代中国,马识途并不是一个普通人,他的传奇人生和丰硕成果,已经让他举世闻名。
2025-04-17
-
黄子平:子东兄二三事
20世纪80年代我在北京,跟上海那批做文学批评的同行,来往最多的是吴亮和蔡翔。
2025-04-17
-
董丁诚:一本尘封多年的课堂笔记
中国文学批评史师训班合影,后排右一为本文作者董丁诚先生 近日,在书架上偶然翻出一个旧笔记本。
2025-04-17
-
文学社会学和思想史视野中的《这一代》
引言 自1978年始,当代中国迈入改革开放的“新时期”。
2025-04-16
-
《四世同堂》中的北京记忆
《四世同堂》是一部抗战题材的优秀长篇小说,也是老舍先生“为北京立传”的一次重要尝试。
2025-04-16
-
寻回敦煌——抗战期间中国学人拍摄海外敦煌遗珍往事
在国家图书馆的敦煌吐鲁番学资料中心,静静存放着13000余张敦煌遗书老照片。
2025-04-15
-
谁动了李慈铭的日记(一)隐身在歌郎传中的鲍翰林
李慈铭素以毒舌著称,民国年间,他的日记稿本辗转沪上。
2025-04-15
-
鲁迅与顶头上司夏曾佑
鲁迅录夏曾佑诗联书法作品 北京鲁迅博物馆藏 关系颇近的同乡朋友 提起夏曾佑,估计很多人第一反应都是鲁迅1913年9月28日写在其日记中的一段话:“昨汪总长令部员往国子监,且须跪拜,众已哗然。
2025-04-15
-
赚钱有道 生财有方——理财大师梁启超
梁启超是我国近现代著名的思想家、教育家和文学家,鲜为人知的是,他著文卖钱,理财有方,堪称清末民初知识界、学术界中的理财大师。
2025-04-15
-
名伶海上旧芳华
近代以来,上海一直是中国最重要的商业都市,其繁华如同珠光宝气四射的钻石,名伶专集只是其中折射出的微弱一线。
2025-04-14
-
天下的中师生,中师生的“天下”
人人都是他自己的历史学家。
2025-04-14
-
杜威与五四运动的历史相遇
20世纪初的中国,时局动荡,云谲波诡,新旧力量冲突、中外思想碰撞异常剧烈而复杂,中国正在内忧外患中迎来政治、社会与文化的现代转型。
2025-04-14
-
张爱玲《浮花浪蕊》本事考
《浮花浪蕊》里的故事大致有三部分内容,一部分是女主角洛贞的漂流经历,从上海到广东到香港,去日本的轮船上;一部分是洛贞在上海洋行的见闻和同事的故事;另外一部分则是钮先生夫妇——艾军和范妮的故事。
2025-04-11